#历史#
1937年8月31日,自《辛丑条约》签订后就长期驻扎在京津冀一带的日本中国驻屯军改编为华北方面军,统一指挥日军在华北的军事行动。
华北方面军初期下辖第1军(第6师团、第14师团、第20师团)、第2军(第4师团、第16师团、第108师团)、第5师团、第109师团、混成第11旅团及一些航空兵、炮兵、宪兵等部队。
图片
肆虐华北的日军
抗战期间,华北方面军的人数稳定在20万左右,在历任司令官的指挥下给中国军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主要作战地域为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省全部,及绥远、察哈尔、江苏、安徽、湖北省各一部分。
1945年10月,华北方面军最后一任司令官在北平向中国军队投降。
第一任:寺内寿一图片
寺内寿一
1879年生于山口县,历任近卫第3联队联队长、第19旅团旅团长、朝鲜军参谋长、第4师团师团长、台湾军司令官、陆军大臣、南方军司令官等职务,1943年晋升元帅军衔。
在任期间,力主速战速决,彻底征服中国。指挥部队向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江苏等地疯狂进犯,并扶持了华北地区最大的伪政权——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曾赴欧洲工作的寺内寿一也是德、意、日三国同盟的坚定鼓吹者。
1941年11月,寺内寿一调任南方军总司令,投身太平洋战争。
抗战胜利后,寺内寿一委派日本第7方面军司令官板垣征四郎代表他和南方军在新加坡签署投降书,并被国民政府列为甲级战犯。
1946年6月12日,双手沾满鲜血的寺内寿一因癌症死于越南西贡的狱中。
第二任:杉山元图片
杉山元
1880年生于福冈县,历任陆航第2大队大队长、陆军省军务局局长、第12师团师团长、陆军航空本部部长、陆军大臣、陆军参谋总长等职务,1943年晋升元帅军衔。
1938年11月,接替赴欧洲访问的寺内寿一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期间大力维持华北地区“治安”,确保交通线,企图摧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0年10月上任参谋总长后,成为第二位在陆军三大衙门做过主官的日本军人。
抗战胜利后,杉山元自知罪孽深重,于1945年9月12日开枪自杀。当天晚上,其第三任妻子使用短刀刺穿心脏自杀。
第三任:多田骏图片
多田骏
1882年生于宫城县,历任野炮第4联队联队长、第16师团参谋长、野炮第6旅团旅团长、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第11师团师团长、陆军参谋次长兼陆军大学校长等职务,1941年晋升大将军衔。
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后,奉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和囚笼政策,犯下罪行无数。
1940年8月,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日军部队遭遇迎头痛击,损失惨重。
1941年7月,多田骏因在华北糟糕的表现和内部斗争而被免职,晋升为大将军衔后转入预备役。
抗战胜利后,多田骏被列为甲级战犯,但因为与英美军队并无交战经历而免于起诉,1948年12月16日在被释放前夕病死狱中。
第四任:冈村宁次图片
步入南京受降仪式会场的冈村宁次
1884年生于东京,历任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关东军副参谋长、陆军参谋本部第二部部长、第2师团师团长、第11军司令官、第6方面军司令官、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等职务,1941年晋升为大将军衔。
冈村宁次曾长期在中国任职,是日军中的“中国通”。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期间,连续发动多次所谓“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实行清乡、蚕食、扫荡等政策,纵容部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1944年11月,熟悉中国情况又立下“赫赫战功”的冈村宁次升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统帅日本在中国各地的所有侵略军。
抗战胜利后,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冈村宁次代表侵华日军在投降书上签字。本应该被严惩的他却被国民政府加以保护,并聘为蒋介石的军事顾问,参与策划了对解放区的进犯。
1949年4月,冈村宁次被判无罪并返回日本,1966年9月病死。
第五任:冈部直三郎图片
冈部直三郎
1886年生于广岛县,历任野炮第1联队联队长、陆军参谋本部演习课课长、华北方面军参谋长、驻蒙军司令官、陆军大学校长、关东军第三方面军司令官、第六方面军司令官等职务,1943年晋升大将军衔。
冈部直三郎担任华北方面军的时间较短,期间依然是指挥部队到处攻伐,迫害我国军民,也遭到八路军和傅作义部的打击。
抗战胜利后,冈部直三郎作为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在武汉向中国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投降,日期为9月18日。随后,他被押至上海,1946年11月28日突发脑溢血死于狱中。
第六任:下村定图片
下村定
1887年生于高知县,历任重炮第1联队联队长、陆军参谋本部第四部部长、东京湾要塞司令官、第13军司令官、陆军大臣兼教育总监等职务,1945年晋升为大将军衔。
1944年11月接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时,中国军队已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华北战局对于侵略者来说愈来愈加不利。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无法接受战败事实的陆军大臣阿南惟几自杀,受命组阁的东久迩宫稔彦王只好安排他的同学下村定出任陆相,协助其在战后平稳解除日本军队的武装。
下村定曾短暂被远东军使法庭拘捕,但考虑到他参与太平洋战争较少,以及战后的特殊作用,美国方面不久便将他释放,1968年3月死于车祸。
第七任:根本博图片
根本博在降书上签字
1891年生于福岛县,历任步兵第27联队联队长、华北方面军副参谋长、第21军参谋长、第24师团师团长、第3军司令官、驻蒙军司令官等职务,1941年晋升中将军衔。
抗战胜利后,根本博以驻蒙军司令官的身份兼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上任后的头等大事就是率部向中国军队投降。
1945年10月10日,北平受降仪式在太和殿隆重举行。在北平20万人民的注视下,根本博向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将军投降,并献上指挥刀。
战后,与蒋介石有旧的根本博未受国民政府的惩处,反而待为上宾。他带领一些退役日本军官去往台湾,帮助蒋介石防御东南沿海,直到1966年5月才病死日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下一篇:没有了